“十多年前的陜北,人情濃厚,恐怕少有人會想到,后來會有那么多人因為欠債難還而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去‘跑路’。”榆林一名參與民間借貸人士說。 煤炭產業(yè)是榆林經濟結構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在出現(xiàn)危機時,煤老板也成為“倒下”的第一撥人。 記者在當?shù)囟嗳照{查發(fā)現(xiàn),“跑路者”在經濟發(fā)展不同階段,有明顯的不同特點。煤老板是第一撥“跑路者”,但并不是所有煤老板都會“跑路”,最先“跑路”、最多“跑路”的是“倒礦者”,真正開礦采煤的煤老板,留下來經營還債的居多。 銀行農信社曾爭著給倒礦者“送錢” 神木,全國產煤第一縣,亦是榆林民間債務危機的風暴眼。這個縣曾經到處是煤礦,遍地煤老板。但如今,浮華退去,喧囂的娛樂場所關門停業(yè),退房潮漸起,爛尾樓高聳,大批煤老板、開發(fā)商不知所終。 “現(xiàn)在神木的煤礦基本都開著,雖然煤價跌得很厲害,但這邊都是優(yōu)質煤,有生產就還有收入,有現(xiàn)金流。”神木當?shù)芈蓭煿妫ɑ⿲ΨQ,“真正開礦的人開礦的錢也是借款或者貸款,也不敢停,一旦關停,銀行等債主會立刻上門。” 從資金來源上看,倒礦者和開礦者的資金來源結構一般包括:部分銀行貸款、部分民間融資。民間融資又分為股權方式融資和債權方式融資。差別在于,開礦者資金鏈條相對倒礦者要短一些,且開礦者可以有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償還利息。 目前榆林各家銀行對煤炭企業(yè)的貸款都很謹慎,特別是對民營煤礦企業(yè)基本是“只收不貸”。但是銀行對煤炭企業(yè)或者說對倒礦者的態(tài)度并非一直如此。 當?shù)匾幻麌秀y行資深人士稱,在2008年至2011年這段時間,銀行對煤老板積極主動。當時由于國有銀行審批流程較長,而農村信用社貸款手續(xù)簡單,審批更快,導致當時一段時間國有銀行競爭不過農村信用社。 “當時炒礦的時候,煤礦上午叫價1億,下午就可能漲到2億。”上述銀行業(yè)人士分析稱,這時候誰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到錢,誰就可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賺取巨大的價差。 他說,由于農村信用社在下面縣里,離礦山更近,當?shù)乩习傩崭有湃无r村信用社,以及農村信用社的貸款辦理手續(xù)較為簡單,這些因素都導致在那場躁動的炒作大潮中,農村信用社卷入得更快、更深。 |
煤炭人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人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煤炭人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煤炭人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煤炭人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上一篇:陜西省煤炭市場持續(xù)低迷 | 下一篇:國家安監(jiān)總局與陜西省共建西安科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