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人訊:2019年以來,山西大同煤礦集團研發(fā)出一項“黑科技”,有效破解了頂板治理難題。這項“黑科技”就是堅硬頂板復雜結構強礦壓作用機理及控制技術。 利用這項技術,同煤集團采用避讓優(yōu)先、卸支同步的治理手段,采取跳采、小煤柱開采、無煤柱開采、地面壓裂、水壓致裂、鏈臂鋸智能切縫等治理措施,提高了煤炭資源回收率,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有效保障了安全生產。這項技術獲得2019年度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掌握特厚煤層巖層運動規(guī)律 大同礦區(qū)是我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國內外典型的厚層堅硬難冒頂板賦存礦區(qū)。長期以來,同煤集團不斷破解“兩硬”(頂板硬、煤層硬)開采難題,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但是,隨著礦井開采不斷延伸,特厚煤層(14米至20米)綜放開采強礦壓給同煤集團帶來了安全隱患:順序開采、大煤柱(38米)條件下,臨空動壓開采遠場結構失穩(wěn)強烈,回轉運動對臨空巷道產生沿巷道斷面徑向的擠壓力,液壓支架安全閥頻繁開啟、壓架冒頂,甚至工作面超前150米范圍內的臨空側巷道還會發(fā)生變形、破壞……雖然同煤集團采取了多項預防、治理措施,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經過探索研究,同煤集團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只有精確掌握大同礦區(qū)特厚煤層綜放開采條件下的大空間采場巖層運動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進行巖層控制,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為此,研究團隊從井下礦壓、覆巖運移、地表沉陷3個方面尋找突破點,發(fā)明了大尺度“三位一體”原位實測成套技術,建立了大空間覆巖“懸臂梁+砌體梁+高位結構”,揭示了遠近場結構失穩(wěn)的礦壓作用機理,為頂板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此后,研究團隊進一步采用合理的治理手段進行攻關,總結出一套自己特有的方法,即避讓優(yōu)先、卸支同步。 “如何進行避讓?我們主要應用跳采、小煤柱、無煤柱等開采方法。我們根據(jù)儲量、采掘銜接實現(xiàn)多層位、多盤區(qū)跳采,避免臨空布置工作面,有效避免了采掘交鋒,實現(xiàn)源頭避壓。”時任同煤集團總工程師的鮑永生說,“實施小煤柱開采,根據(jù)壓力分布將順槽留在卸壓區(qū),從煤柱留設上減壓、讓壓,把順槽的集中壓力讓到工作面。在推廣應用小煤柱開采技術的基礎上,我們引進并應用了自動切頂成巷無煤柱開采技術,不留煤柱,切斷應力傳遞,實現(xiàn)了真正避壓。” 據(jù)了解,2019年,同煤集團30處礦井的33個工作面成功應用了小煤柱開采技術。開采煤層從中厚煤層(2米至3米)延伸到特厚煤層(18米至23米),煤柱留設由38米減小到6米,甚至發(fā)展到無煤柱開采,全集團資源回收率平均提高3.6%,并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為安全高效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施近場巖層定向預裂卸壓 采取避壓措施后,工作面仍有壓力,怎么辦?同煤集團研究團隊給出了解決方案:必須進行近遠場關鍵層工程卸壓,實現(xiàn)分級預控。 鮑永生介紹,傳統(tǒng)卸壓是人工聚能爆破,將頂板提前預裂,但受特厚煤層綜放開采強礦壓影響,不同地質條件爆破半徑大相徑庭,裂縫不能完全貫通,工作面頂板覆巖層自動垮落不完整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采空區(qū)填充效果,只有開展精準定向預裂卸壓,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針對近場關鍵層, 研究團隊研發(fā)了深孔承壓爆破技術,通過預設鉆孔內傳爆介質的壓力改變****的爆炸性能,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配合使用60兆帕特高壓水壓致裂技術及裝備,擴大水壓致裂應用范圍,減小基本頂初次垮落及周期來壓步距,并降低其強度;自主研發(fā)了礦用智能鏈臂鋸切頂機,用于3米至3.5米的中厚煤層無煤柱、小煤柱近場工作面切頂卸壓,以機械鏈臂代替爆破,實現(xiàn)裂縫貫通完全垮落。 “2019年7月,我們研發(fā)的礦用智能鏈臂鋸切頂機在井下累計切割36刀,切割長度160米,面積達623平方米。其最大切縫深6.6米、寬42毫米,試驗運行取得一次成功。這推動了無煤柱工作面切頂工藝由人工爆破切頂向機械精準切頂轉變。”同煤集團綜采裝備安裝分公司總工程師王自衛(wèi)說。 2019年,研究團隊又將近場巖層切頂卸壓技術投向復合射孔。 “該理論最早應用在石油、天然氣領域,后來潞安集團將其運用于增強煤層透氣性及提高瓦斯抽采率。受此啟發(fā),我們結合巖層運動規(guī)律,將超深穿透射孔彈和射孔槍作為試驗器材,瓦斯抽采射孔管串激發(fā)點火后,在形成射孔孔道的同時,由復合推進劑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進一步楔入增裂,形成孔縫融合的定向連續(xù)裂縫面,增大了煤層的孔隙裂隙。”同煤集團同大科技院技術科科長紀潤清說,“現(xiàn)在,我們正在同時進行不同地質環(huán)境下的現(xiàn)場試驗,采取相應的打鉆工藝、封孔工藝和施工安全措施。” 應用遠場堅硬頂板壓裂控制技術 根據(jù)特厚煤層巖層運動規(guī)律,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遠場關鍵層的破斷對臨空巷道的變形有著巨大影響,是造成臨空側巷道變形的主要原因,只有遠場配合定向預裂卸壓,才能有效抑制特厚煤層堅硬頂板綜放開采條件下的采場強礦壓顯現(xiàn),并解決因頂板大面積破斷造成瓦斯不均衡涌出及瓦斯超限的難題。 為了獲得精準的理論數(shù)據(jù),研究團隊做了大量研究。他們建立了彈塑本構模型和水壓裂縫面峰值剪切強度模型,揭示了水壓致裂弱化堅硬頂板巖體強度的機理;應用自主研發(fā)的深部煤巖工程多功能物理模擬實驗系統(tǒng),開展大尺寸原巖試件真三軸水力壓裂試驗,摸清了水壓裂縫擴展規(guī)律及網絡裂縫分布特征;通過分析回采參數(shù)、堅硬頂板層位對水壓裂縫擴展的動態(tài)影響規(guī)律,探明了壓裂時機、層位與采場空間的關系。 此外,同煤集團還與西安通源石油公司合作,共同發(fā)現(xiàn)了地面壓裂堅硬頂板控制采場礦壓的新方法,運用地面垂直井壓裂技術及水平井壓裂技術,利用壓裂液與砂巖發(fā)生化學反應,溶蝕孔隙內的礦物,降低裂縫面的巖體強度,改變遠場關鍵層的破斷特性,減少遠場關鍵層破斷時的能量釋放,抑制巖層活動范圍及關鍵層結構失穩(wěn)的壓力傳遞,弱化遠場高位巖層,從根本上解決了強礦壓難題。 “經過不斷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預控技術體系中有個臨界層位。處于臨界層位之下的巖層產生破斷、運動才會對礦壓造成影響。為此,我們選擇弱化的巖層必須位于臨界層位之下的某一層或幾層關鍵層。臨界層位的確定至關重要,今后,我們將繼續(xù)研究分析,讓弱化的巖層層位選擇更精準、弱化效果更好。”同大科技院采礦研究所所長劉錦榮說。 |
煤炭人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人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煤炭人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煤炭人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煤炭人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上一篇:雙礦公司地質信息研究院:治理未.. | 下一篇:潛心鉆研綜采技術的王曉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