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chuàng)新
冀中股份建成全國首個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
2021-03-17 10:14:49
來源: 冀中能源
既防止了地面沉降 又杜絕了煤矸石露天堆存、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 3月8日夜班 冀中股份邢東礦11233 矸石充填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順利實現“一鍵啟停” 采煤與矸石充填平行作業(yè) 安全采煤3刀 充填矸石1300余噸 實現了全國智能化矸石充填開采工作面 零的突破 ![]() 多年來,冀中股份始終不忘企業(yè)環(huán)保責任,堅持科級興企,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善于創(chuàng)新的智慧,用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煤炭工業(yè)發(fā)展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tài)優(yōu)先的綠色發(fā)展道路。其骨干礦井之一,邢東礦,就是一個與煤炭相伴卻比花園更美的礦區(qū)。作為全國第一家沒有矸石山的煤礦,冀中股份邢東礦不斷引領著我們對綠色礦山建設的追求。 “11233矸石充填智能化工作面的運轉成功,是邢東礦采煤歷史上一次全新的突破升級,是邁向智能化礦山建設的重要里程碑,開啟了由采煤機械化向采煤智能化跨越的新紀元。”公司副總工程師、邢東礦礦長吳紅林說。 ![]() 科技引領,才能行穩(wěn)致遠;創(chuàng)新驅動,方能動力強勁。為確保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系統(tǒng)順利投入使用,邢東礦超前謀劃,站在促進礦井安全生產、提升礦井裝備水平、激發(fā)礦井發(fā)展活力的高度,集全礦之力、聚全礦之智,上下擰成一股繩,努力為礦井采煤工作升級換代,邁向智能化發(fā)展新征程擂響奮進戰(zhàn)鼓,奏響發(fā)展強音。 11233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系統(tǒng)從2020年11月開始調試,歷經4個多月,120多天的奮斗,技術人員晚上下井跟班井下實驗,白天修改自動化程序,光是支架電液控制自動化程序就改了20多次,終于在2021年3月2日,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全部調試成功并投入使用。 ![]() “11233矸石充填智能化工作面,配備39臺矸石充填支架和兩組端頭支架、前后運輸機、轉載機以及自動化采煤機等眾多設備,多項先進技術綜合形成了整個的采煤充填智能化系統(tǒng)。”在11233矸石充填工作面,綜采區(qū)早班檢修班長安延敏一邊演示矸石充填系統(tǒng)設備的一鍵啟停、順序停車,一邊介紹道。 ![]() 據悉,矸石充填智能化工作面系統(tǒng)共分為7部分,分別為矸石充填自動化控制、采煤自動化控制、矸石充填率自動控制、乳液泵站自動供液、矸石運輸自動化控制、原煤運輸自動化控制以及視頻監(jiān)控自動化控制。井上調度室設有智能化矸石充填分控中心,井下工作面設有集控中心,工作面所有設備均可從地面矸石分控中心以及井下集控中心對工作面所有設備一鍵啟停。 ![]() 走進11233矸石充填智能化工作面的集中控制中心,不但可以實現對上下順槽的14部設備12個轉載點的實時監(jiān)控,而且可以對工作面架前架后共22個監(jiān)控點進行監(jiān)控,在這里,可以看到工作面及其沿線的每一個角落。 ![]() 矸石充填智能化工作面的最大亮點是架后充填自動化,矸石充填智能化控制通過電液控制系統(tǒng)為載體,可在集控中心實現對支架的遠程操作,后部自動充填可根據工作面不同的地質環(huán)境,通過電液控制系統(tǒng)控制后部刮板輸送機落矸天窗開啟的個數以及時間,搗實機構伸收的頻次,擺梁千斤頂抬起的高度進行自我設置,從而達到自動充填的效果。智能乳化液泵站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共計15臺設備,可實現乳化液濃度在線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自動配比、水過濾過濾精度在5微米以下,通過變頻控制實現多泵聯(lián)動、自動切換。 ![]() 矸石充填率自動控制,通過實時監(jiān)測運矸量以及運煤量,從而保證工作面的矸石充填率達到85%以上。通過自動化采煤技術,可以實現對工作面采煤機實施遠程啟動和行走割煤等操作,實現矸石充填采煤智能化。自動充填技術是電液控制技術的延伸,根據生產現場的需要,通過電液控制技術進行電腦程序設計,實現架后充填智能化,每班可減少用工4-5人,通過這項技術,實現一鍵操作多臺支架的自動充填,實現了減人提效的目的。 “邢東礦11233工作面是全國首個建下大采高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完全實現了地面對工作面所有設備的一鍵啟停。整個工作面的設備配置從后部大功率刮板輸送機的選型,到新型搗實機構的使用,再到多功能矸石自動充填控制系統(tǒng)的研發(fā)成功,為邢東礦矸石充填實現月產6萬噸,達到‘一井一面’的高效礦井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副礦長王宏奇說。 |
Tags:冀中股份建成全國首個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
責任編輯:王傳杰
煤炭人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人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煤炭人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煤炭人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煤炭人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上一篇: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開展科技攻關 煤.. | 下一篇:西部礦區(qū)頂板水害防治重大科技取.. |